在经历了10月信贷社融投放季节性回落之后,11月信贷社融如期回暖。12月10日,央行发布的11月金融数据和社融增量数据显示,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.39万亿元,同比多增1387亿元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.75万亿元,同比增加1501亿元;广义货币(m2)增速环比下降0.2个百分点至8.2%。
从信贷结构看,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有改善,尤其是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企业部门贷款表现不俗,短期贷款增加1643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4206亿元。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,企业部门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增长较为匹配,二者的增长可能源于基建投资预期的好转、借贷成本下降以及地方债发行压力减轻等因素影响。
11月社融增量大幅超出预期,表外融资明显好转。委托贷款、信托贷款、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合计环比和同比分别少减1283亿元和843亿元,对本月社融超预期形成有力支撑。其中,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转为增长,也被一些分析人士视为短期经济运行回暖的反映。
民生银行首席宏观研究员温彬表示,综合来看,11月信贷和社融都有所放量,一方面与上月信贷和社融偏低有关,另一方面表明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发力,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。11月信贷和社融规模增量基本合理,符合稳增长的政策基调。
需求端看,11月信贷社融回暖,说明当前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并非像市场想象的那么悲观。西南证券宏观团队指出,从调研情况看,实体融资需求同比持续改善,其中按揭需求强韧,房地产开发贷平稳,制造业需求回升;地方政府融资将继续回升,地方债额度提前下达或将导致银行配套融资提前发放。
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,今年内需、投资都出现周期性下行,不过明年上半年有望出现周期性的底部回升,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会有明显改善。“尽管2020年因长期结构性因素导致经济下行的趋势还会持续,但从短期周期性因素看,经济会出现底部回稳,市场无需对明年经济太过悲观。”